2020年02月26日 | 第[642]篇原創
作者 | 張大寬
來源 | 餐謀張大寬(ID:dkxy029)
轉載授權請聯系(ID:BG9FBG)
恢復期,也許更快
–張大寬
餐飲復工有點難
今天是2020年2月26日,鼠年已經過去了1個月了。
但年初的這場疫情,給了餐飲人重重一擊。直到今天,絕大部分餐飲商家還是無法復工。
雖然,已經陸續有多個地區,或是降低了疫情的相應級別,或是推出了一系列的復工政策措施。
可面對病毒沒有特效藥,防護用品不好買,顧客及市場未恢復的多重阻力之下,復工何談容易。
外賣未必是紅利
一邊面對的是房租,另一邊則是不得不發的人工工資,顧客又不敢進店來,貌似復工后,當下只有一條路可以走,那就是外賣。
相信你在過年期間,也沒少聽一些公開課,尤其是針對外賣方面的,講解外賣運營等等的,都說眼下是外賣的紅利期。
針對這個現象,我之前還寫過一篇文章
《疫情過后,餐飲“只有外賣一條路?”小心一葉障目》[1]
外賣,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,外賣平臺,也并不是頭一天出現了,千團大戰我們都經歷過,巨額補貼也都拿過一波又一波了,平臺抽成都沖當初的個位數,漲到了近四分之一。顧客需求也不是頭一天有了,這事情,咱又不是沒干過。
都經歷了太多遍的事情,無非是暫時因為疫情的原因,沒有解封,短期內的一個小波動,壓根算不上什么紅利。
別焦慮,沒想象中那么差
為啥最近為外賣這個“機會”如此焦慮呢?
無非是因為這次的“假期”時間太長了,本來十天半個月的假期,生生的熬了一個多月。
所以,這一段時間有不少餐飲人,用了半個多月的時間,去研究外賣平臺如何運營。
我覺得這么干,得不償失。
為啥呢?
首先,外賣平臺,只是外賣的一個分支,還有些外賣,是可以不通過平臺的,對吧。
其次,外賣這部分,也不過是一家店的一個分支,除了外賣,我們還有堂食,對吧。(純外賣店另當別論)
把一個分支的分支,當做重點對象進行照顧,難道不覺得這事情有點問題嗎?
就好比,去學開車,結果把拆裝輪胎學了半個月,這是不是有點問題呀。
我們且當外賣是紅利,那么首先要問的一個問題,就是,這個紅利能持續多久?
是一個月,還是一個季度,還是半年,還是一年?
“未來誰知道呢!”
也是,未來說不好,那么我們看看歷史。
我們參照03年的非典,那一年,對餐飲的影響,是第二季度,也就是三個月,一季度和三季度,餐飲整體的變化并不大。
同時,請你再注意一點,按照傳統的概念,過完年的第二季度,恰好也是我們常說的“淡季”,即使沒有疫情,多少也會有一點點影響的。
那么,反過來推測,這次的影響,很可能也不會超過3個月,而現在,已經過了1個月了。
信心恢復的時間可能更快
如果你覺得,三個月還是太久,還是覺得沒有希望,咋辦嘞?
我們都知道,一般來說,遇到這樣的“災難”,恢復期都要有個過程。
一般是從政策恢復,到經濟恢復,再到信心恢復,要經歷這三個階段,時間可能會比較久。
但,根據目前的觀察來看,這個時間可能不會太久。這次疫情帶來的影響,很可能要比之前的非典低。
最大的原因,是“信息傳遞效率”變高了,03年,沒有移動互聯網,我們獲取信息很慢。
而現在,大不一樣了。
我上周和朋友聊天還說,接下來,宣傳的風口方向,很可能是“災后重建”,疫情被控制住了,大家喜迎復工,恢復正常生活。
接下來,會在各大媒體里看到人們恢復從前的喜悅。尤其是大家憋了一個多月,都不知道火鍋啥味道,燒烤啥味道的時候,一篇文章,一條視頻,可能就會刺激大家出門“享受生活”。
最明顯的,就是我家樓下的人越來越多了,送快遞的,送生鮮的,還有老頭老太太在樓下帶著口罩聊天的。
十天前,樓下都是靜悄悄的,也不過十天時間,就熱鬧了許多。
再看看全國各地
2月22日,北京香山,對,就是那個飄紅葉的香山,堵車了。
前去游玩的游客眾多。
2月23日,5000人涌向西湖斷橋
下面,是2月23日,江西武功山景點的情況,同樣游客很多。
2月22日,鄭州隴海市場人潮涌動
方某山的胡辣湯,門前排了那么長的隊伍
廣州陶某居21日準備恢復堂食,結果被叫停了。最終只提供外賣
看了這些,你還覺得,恢復期要特別長嗎?
當然,這些,也都是根據當下情況的推測,這些情況成立的前提,是疫情被控制住了,不再擴散了,武漢也逐步解封,患者能夠得到及時的救治,各地不再出現新增病例,這個“劫難”我們度過去了。
如果沒有這個條件,我上面說的快速恢復就不成立。
但至少眼前來看,大方向還是向好的.
外賣要做,但不是全部
如果一切向好,那么外賣與堂食一起復蘇,是必然的。
這也是為什么,我覺得用半個月,甚至一個月的時間去研究外賣平臺如何運營,得不償失。
信心恢復之后,大家該干啥干啥,努力工作,努力吃喝,才是常態。
所以,在堂食沒有完全解禁,信心恢復初期時,外賣的需求會多一些。
這時候,需要對外賣,對外賣平臺更多的關注,把細節工作做好,也是必要的。
這里面,分為兩個部分,一部分是“平臺外賣”,另一部分是“非平臺外賣”
對于非平臺外賣
就是尋找自己周邊的有效資源,例如一些規模不大的剛剛復工的公司,為它們提供團餐的配送。一些在家不能出小區的居民,為他們提供送餐服務,這些都是比較集中的,可以不經過平臺,只要安排好出餐與配送人員就好了。
對于外賣平臺
平臺外賣,說白了,就是在網上開了一家飯店,那么相應的提高轉化率的工作,就要重視一下。
其實,這個工作,并不是現在應該做的,而是在最開始做外賣的時候,就要做的。
那些長期占據靠前位置的外賣店,他們幾乎都在兩個方面做的不錯。最終受到顧客的青睞和選擇的。
而且,這兩個方面,是外賣平臺里面,必須做,且必須做好的兩部分,這是基礎,也是要點。
啥呢?
一個是外賣菜品,一個是外賣的菜單
為此,我在頭條的《菜品吸金術》課程里,做一個加餐,重點講解這兩部分。在復工之前,先把這兩塊做好,在復工的時候,自然就可以從容應對了。
References
[1]
疫情過后,餐飲“只有外賣一條路?”小心一葉障目:https://mp.we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AGtqZlaCJocz_fOA2_pnrw
原創文章,作者:餐謀張大寬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ericstambaugh.com/98350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