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睹了很多自以為餐飲門檻低、市場無限大的“跳水選手”,有的已經犧牲在深坑,有的還在苦苦掙扎,筆者分享了他親身經歷和親眼目睹的餐飲路上的10個坑。不夸張地說,有90%的餐飲人,都死在這10個坑里!
讓你跳進的坑敞開著,讓你爬出的路陡著呢!一個聲音高叫著,真tm坑爹啊。
這是曾做過都市報記者的“一碗羊湯”的創始人茹敏,在回顧自己8年餐飲創業路時,寫在開頭的一句話。
坑1:情懷的坑
把情懷當產品賣而忽略產品的本質
不否認,當年我開辦一碗羊湯,也是帶著情懷來開店的。時到今日,還不斷有創業媒體讓我講講如何用情懷開一家小餐廳。斷然拒絕,不要再坑人了。
很多開餐廳的,都是懷念自己曾經吃過的一個味道,甚至是吃不到了,那就開一個唄??此坪唵蔚囊患虑?,只有做起來你才知道,情懷和現實隔著十萬八千里。
所有的情懷,落地到一個餐廳的時候,首先要問自己的是:我的產品到底是不是我要的那個味道?不是,為什么?哪個環節出了問題?顧客沖著什么來的?他們還來么?
顧客不會為你的情懷買單,他們來吃,還是看你做的好不好吃。再小的店,也是一個系統鏈條,每一個細節都不能馬虎。
情懷的坑,在于很多人把情懷當產品賣,而忽略產品的本質。帶著情懷開店沒錯,但不要去想什么連鎖。做好一家店、兩家店都沒有問題,但情懷做不了規模。
坑2:外賣的坑
餐飲3萬億的市場你切分一點點就幾個億?
餐飲3萬億的市場,我們切分一點點也是很多個億了。
這是最近兩年,我們??吹降耐赓u類項目引用給投資人看的,然后再用理論推演一下。
這個坑,實在太大了。
我一直不看好to C的任何外賣,主要是美團、餓了么這些平臺把消費群體用補貼砸暈了,砸得很多人不知道他們為什么吃飯。把一個本能生理需求,變成了一個貪圖便宜的需求,也擾亂了真正需要品質外賣的C端需求和供應。
我看好團餐外賣,一碗羊湯也曾經進入單位進行測試。3個人力,服務200人一頓午餐,還可以給公司帶來團建互動,比如讓公司CEO給大家打湯,服務伙伴們。團餐外賣,從品質質量、效率上都有很大優勢。
打著優化成本結構的任何形式外賣,敢把實際成本秀出來么?他們還在挖坑,越挖越深,一邊挖一邊埋自己,一邊埋一邊在找陪葬者。
坑3:營銷的坑
產品、運營做不好,營銷就是添亂
很多人被別人的營銷搞得眼花繚亂,認為自己不營銷就活不下去了。殊不知,自己的產品、運營還都一塌糊涂,越營銷,負作用越大。
營銷是做好產品和運營后,錦上添花。不要誤以為別人生意好,就是營銷做得好,你只看到了喧囂的一面。
西貝,也是近兩三年才開始做一些營銷,就是錦上添花。連雕爺試水餐飲后都在收手,誰敢說他比雕爺聰明?餐飲是一個多么復雜的體系,不是營銷一招能解決的。
坑4:平臺的坑
現在是線下門店給平臺導流
餐飲,歸根到底還是線下體驗。在前幾年互聯網剛開始影響生活的時候,的確是會給線下餐飲店帶來導流,在那個時期對用戶、對商家是有益的。
而現在,確切的說,是線下門店給平臺導流,如果你的產品夠牛逼、你的生意夠火爆,你就是個入口。
如何真正給顧客提供好的產品,如何給用戶提供更好的線上線下體驗,如何給商家、給顧客都帶來真正的價值,這是我們要思考的,而不是信息干擾。平臺所謂的營銷、導流,不要輕信。
坑5:資本的坑
不要輕易拿錢尤其是不懂餐飲的人給的錢
我不看好一個餐飲項目從立項就開始用資本的方式運作,尤其是一群外行人,自以為是要改變顛覆這個行業的人。他們只能把投資者的錢賠光光。
即便是一個專業的餐飲團隊,用資本的方式啟動,如果沒有創業的心態,還是打工的職業經理的思維,也必敗。他們多數會把投資人的錢不當錢。
真正的想做餐飲的人,應該遠離上述兩種團隊。
2013年,我們做了五年之后,也接受過朋友的一點投資。這是朋友對你的信任,你要對你的決策負責,要預算,要控制運營成本,要核算投資回報周期。說實話,全是責任和壓力。
在合適的時間,拿合適的錢,做合適的事。這是我對資本介入餐飲的理解。不要輕易拿別人的錢,尤其是根本不懂餐飲的人或機構的錢,拿能夠給你提供幫助和資源的錢。
坑6:社群的坑
一個真正的餐飲社群就是一群吃貨
創業不是培訓出來的而是干出來的,在干的過程中不斷測試、糾錯、迭代。
提起社群,試問,餐飲行業哪個社群搞成功了?
不要提張天一的霸蠻社,那是一種文化符號,文化社群,是因為小姑娘們喜歡天一。霸蠻社,不是真正的餐飲社群,不是因為這群人愛吃米粉。
也不要提很久以前,宋吉是個天才,特會玩的天才,一般人學不來。很久以前也不是餐飲社群,而是一群喜歡玩的年輕人,夜場+酒吧的消費需求,男女求偶的需求。
一個真正的餐飲社群,我的理解是,一群吃貨,吃貨,吃貨,以吃味出發點的吃喝玩樂!
坑7:培訓的坑
真正的學習在于跟實干的人學
下面這類培訓,請遠離再遠離。
用嘴吹出來的世界一捅就破。有些培訓,組織講師,大多是從MK系統出來的所謂高管,有過餐飲從業經歷,但絕大多數沒有當過老板,哪怕是開一個街邊小店。這些人講課,學費死貴,華而不實,操作方法過時。而且,過去做的好,是因為系統的支撐,個人成就和能力關系不太大。
更致命的是,他們都是職業經理人思維,和老板思維不在一個層面。這是很多老板在聽課時,聽得很嗨,回到自己公司仍然無法實用的根源。
如何學習?如何提高?
我的體驗和經歷是,和那些實干過的餐飲人多交流,提出問題,尋求問題的解決辦法,問題越細越好。不要一提問題就是“我該如何開好一個餐廳”。
坑8:連鎖的坑
連鎖擴張的前提是單店盈利能力
開一家店和開10家店、100家店,是三碼事。一家店成功了,不代表可以開10家;10家店成功了,不代表可以開100家。
能不能擴大規模,能不能復制,取決的因素很多,產品本身、運營模式、團隊成長、供應鏈體系、目標市場環境、所做項目的區域性、消費習慣等。
盲目擴張、連鎖,都是偽連鎖需求。在創業大潮中,很多人有夢想,有理論數據,有忽悠投資的能力,但拼到最后,都是要拼單店盈利能力以及可持續盈利能力。如果不能持續盈利,都是假連鎖、假繁榮。
坑9:選址的坑
你是做餐飲還是做周邊?
選址還是重中之重,稍有不慎滿盤皆輸。這個坑就不細說了,很多文章寫過。
這里只提幾個醒。房產不清晰,租賃關系模糊,不能滿足餐飲許可條件的物業,第一眼看著不順,這些統統不能要;新商場、新社區、新綜合體,這些要慎重考慮;選好一個區域,要仔細觀察人流動線。說到底,做餐飲還是做周邊,不要以為客人不嫌遠。
坑10:加盟的坑
加盟模式在餐飲根本行不通
很多人做加盟是想走捷徑。而餐飲本來沒有捷徑。
成功沒有捷徑,只有越過困難。如果非要選加盟項目,請注意幾點:沒有實體店的項目,不要跟著做;說一年賺上百萬的,不要輕易信;在繁華商業區火爆,不是哪都可以復制的;在特定人群區域的,也不是哪都行;別人做的再好的店,你做不一定就行。
最后一個問題
你的產品為什么會有生命力?
我們要真正了解用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。在巨變時代,和用戶互動是最重要的,如何獲得互動價值,從業務當中創造價值的第一件事情,就是關注產品和產品意圖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要特別關注產品的生命力、質量、品質。
回到餐飲,你的產品為什么會有生命力?
其實,經營餐飲,你只要回答一個問題:顧客憑什么吃你的東西,而且還不斷的來?能夠回答這個問題,就足夠了。
作者:茹敏
來源:餐飲老板內參(微信號:cylbnc)
原創文章,作者:餐飲老板內參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ericstambaugh.com/216544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