砂鍋、煲仔、鐵鍋、石鍋等器皿 因可加熱、保溫時間長等特點 備受餐飲人青睞 尤其是寒冬臘月 一份份熱氣騰騰的煲仔菜 成為冬日餐桌最靚麗的風景 今天小微為大家分享 兩道招牌保溫菜: 酸菜肥腸 海味蛋黃獅子頭 前者將肥腸和拆骨肉 裝入小鐵鍋 點火上桌 先吃主
煮制大腸和豬頭的水無須丟棄,而是混勻后在炒制時作為湯料添入鍋中,使豬肉和大腸的香氣被完整保留。此菜盛入小鐵鍋帶火上桌,食用過程中,拌入酸菜,一邊加熱一邊吃,酸香解膩,滋味濃郁。 1.新鮮豬大腸置于細流水下沖洗3小時,撈出后放入盛有菜籽油 (分量應沒過大腸) 的大盆內,加適量鹽拌勻浸泡20分鐘,然后充分揉搓,一只手捏住一端,另一只手捋凈腸子外壁附著的黏液和雜質,放入清水中沖洗干凈,然后將腸子翻過來,撕去內壁的肥油,再次加菜籽油、鹽揉搓,洗凈黏液、雜質,回翻過來,用清水反復沖灌漂洗,直至色白發亮、無明顯異味。 2.不銹鋼大桶中放入洗凈的豬大腸35千克,添清水沒過,大火燒開后撇去浮沫,加大蔥段、姜塊各2000克、料酒300克,放入桂皮50克、八角30克,大火煮30分鐘后轉小火煮20分鐘,將已經煮熟的腸子挑出,厚韌的再煮一會, 撈出后晾干表面水汽,頂刀切成長約1.5厘米的段。 3.豬頭縱向一開二,沖凈血污,放入大桶添清水沒過,大火燒開后撇去浮沫,加大蔥段、姜塊、料酒,投入桂皮、八角,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煮約50分鐘,撈出晾涼剔肉,切成厚約0.5厘米的片。 5.盈棚牌小葉酸菜切碎,每個小碟中盛入175克酸菜碎。 1.鍋入豬油80克燒至四成熱,下老姜片35克炸香,放拆骨肉200克、大腸段200克翻炒20秒,淋白酒50克、白醋30克大火翻炒幾下,倒入土豆塊40克、蒜子15克炒15秒,下干朝天椒節8克不斷顛炒30秒,倒入豆瓣醬30克充分翻勻,撒辣椒碎 (干紅朝天椒、干黃朝天椒以1∶1的比例混合打碎即可) 5克,加鹽5克、白胡椒粉2克、味精2克,添煮豬頭和大腸的湯180克燒約10秒,下螺絲椒段350克顛炒幾下,淋花椒油10克、香油3克提味,翻炒5秒即可出鍋。
每份菜約用拆骨肉、大腸段各200克
老姜片入鍋炸香,放入拆骨肉、大腸段煸出油分,淋白酒、白醋,加土豆塊、蒜子、干朝天椒,倒入豆瓣醬充分翻勻
撒辣椒碎,調味添湯后下螺絲椒段翻勻,淋花椒油、香油 2.雙耳小鐵鍋燒熱,淋熱油20克,把炒好的肥腸和拆骨肉盛入其中,點綴蒜苗,帶底座、酸菜一碟即可走菜。 3.上桌后,服務員點燃底座內酒精,放上鐵鍋,讓客人先吃拆骨肉和肥腸,再放入酸菜拌2~3分鐘,吃完后以湯汁拌飯食用。
帶小陶爐的底座是店內單獨定制的
客人先吃掉一部分拆骨肉和肥腸,再放入酸菜拌2~3分鐘,最后以湯汁拌飯享用 1.大腸的選料十分關鍵,飼養豬的生長期普遍較短,大腸壁較薄、彈性較小,因此最好選用土豬的大腸;一副好腸子重約3000克、長度在1.3~1.5米之間,能出兩份菜,有2/5為大腸頭,入口厚實有嚼勁。 2.選用每個重量在3.5~4千克的帶骨去皮豬頭,生長期在一年半左右,肉質肥厚香氣足,每個豬頭能剔下約1500克肉。 3.此菜所用豆瓣醬是在常德加工廠定制的,以蠶豆為主料,制作時需放在壇子里發酵20天,醬香濃郁、回味醇厚、辣味適中、油分不大,可用郫縣豆瓣醬代替。 1.重約350克的冰鮮魷魚5只解凍、治凈,放入盆中加蔥姜水不斷攪打,使其黏液滲出,沖凈后放入高壓鍋中,加洗凈瀝干的雪菜桿800克、雪菜原汁300克、黃酒200克,添清水5000克浸沒原料,上汽后壓10分鐘,撈出魷魚,原湯留用。 2.袋裝咸蛋黃拆開包裝,放入盤中,送進蒸箱大火蒸透,取出備用。 3.肥瘦各半的五花肉5000克切成小丁,放入盆中,加生抽40克、蠔油40克、雞粉60克、味精60克、白糖70克、蔥末100克、姜末100克、黃酒200克、紅薯粉800克、雞蛋10個拌勻,再分次摻入步驟1做好的雪菜原湯1000克,充分攪打使肉餡吸水,并不斷從多方向搋打使成品吃起來更加松軟,每80克為一份拍成餅狀,塞進一只咸蛋黃后團成獅子頭生坯,下入七成熱油炸至金黃定型,瀝油后放入醬湯 (寬水放適量生姜、醬油、白糖略熬即成) ,加鮮蔥段適量煨40分鐘,保溫備用。
1. 雪菜葉漂去多余的咸味,剁碎備用; 壓好的魷魚改刀成丁。 2. 砂鍋入底油燒至五成熱,下八角 2 克、干辣椒段 5 克、姜末 10 克爆香,放雪菜葉 100 克煸干水汽,待香味逸出,添清水 800 克、煨獅子頭的醬湯 200 克、香醋 15 克、陳醋 5 克、白胡椒粉 4 克,倒入魷魚丁 60 克燒沸,舀入獅子頭 5 個加熱 1 分鐘,關火后撒香蔥碎 5 克點綴即可走菜。 1.魷魚要整只入高壓鍋,若改刀后再壓制,個頭易縮。 2.砂鍋中的雪菜湯主要起調節口味的作用,以減輕獅子頭的油膩感,因而制作時不可再放入過多燜煮獅子頭的醬湯,避免成菜顏色重、味道咸、口感膩。 3.雪菜原汁是在腌制雪菜過程中產生的汁水,過濾提純后使用,微黃、澄澈,有股濃郁的咸香。
此菜所用的盛器是重慶當地的一種土火鍋,由爐身、湯鍋組成,將燒紅的蜂窩煤放在爐底,湯鍋罩在蜂窩煤上即可走菜。以臘蹄髈搭配山藥片、小土豆干,成菜湯汁濃稠,熏香突出。
爐底放上點燃的蜂窩煤
這道福建鄉土菜的呈現方式非常別致:將土雞蛋打散后灌進土豬肚,煮至定型切片擺入砂鍋,再添由安溪鐵觀音茶籽提煉而成的山茶油煨透,養胃滋補。
以上五款旺菜選自大廚專業傳媒獨家編撰的 《煲仔菜大全》 ,此書將于2021年1月與讀者見面。 想獲取“土鍋臘蹄髈”“鹽菜蹄花蓋豆花”“茶油豬肚燉蛋”三道菜品的詳細做法嗎?想了解100多款煲仔菜的配方和流程嗎? 那就抓緊訂閱2021年《大廚》吧,小微直接送你這本《鍋仔菜大全》!
咨詢電話:
0531-87180101
17865187085(薇薇)
18963082175(寧寧)
原創文章,作者:大廚微閱讀,如若轉載,請注明出處:http://www.ericstambaugh.com/213902.html